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1952020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25日 闵庆莲
第1页

    参见附件(1450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健康教育、住院时间及费用、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四方面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认知能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预见性的护理工作[1]。其功能是为患者提供最有效的照顾,使治疗、护理有序,减少遗漏项目,缩短患者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我们选择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临床路径。因此类疾病患者多、费用高,治疗护理有一定的模式可循,变异少,治疗效果及住院天数较明确。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实施腰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加神经根探查的患者100例,骨科一组为观察组,骨科二组为对照组,各50例随机分配,观察组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0.05±2.5),对照组男3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5±3.0)。纳入标准:① 腰椎间盘突出超过半年各种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好;②有明显神经受压症状、肌肉瘫痪或扩约肌功能障碍;③病史长反复发作逐渐加重;④腰椎间盘突出伴有椎管狭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文化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以整体护理为基础,对照组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在治疗护理、检查项目、住院天数等方面不作统一规定,采用随机教育的方法。观察组实施临床路径:①组成临床路径制定小组,反复论证每个患者的病情,由小组制定出临床路径内容:如治疗护理、检查项目、饮食、活动、用药范围、手术方式、术后康复、健康教育、出院计划、出院随访等均以表格化的护理路线图来表示,以严格的时间为框架;②向患者家属充分说明临床路径的目的、经过及相关内容,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③实施过程不断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并及时讨论、修正、改良,形成实施、评价、修改的制度。

    1.3 实施方法 观察组患者自入院起即进入临床路径,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入院介绍,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临床路径的内容及实施方案,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将临床路径表附在病历前面,跟随患者查房和治疗。主管护士、主治医生每日按照路径上的指示,根据患者的需要、病情进行评估,落实措施,评价效果。科主任、护士长随时检查患者治疗进展及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促指导,出院前评价路径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记录偏差[2]。

    2 结果

    记录每个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知识教育的内容为本科自制表。内容为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六个大问题12个小问题,每项设知道、

    作者单位:277500山东省滕州市工人医院

    部分知道、不知道三个答案。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费用的比较(x±s)

    组别例数住院天数(d)住院费用(元)

    观察组5016.3±2.32921.175±275.625

    对照组5020.5±3.43471.6±302.175

    T5.126.37

    p<0.01<0.01

    表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情况(例)

    组别例数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

    观察组504460

    对照组50261212

    χ.2 值9.36

    p值<0.01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例,%)

    组别例数脑脊液漏尿路感染切口感染术后复发发生率(%)

    观察组5022008

    对照组50442224

    χ.2值13.40

    P值<0.01

    3 讨论

    3.1 实施临床路径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从入院就开始实施临床路径,让患者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完成各项检查、手术前准备,缩短了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术后患者和护士配合,按计划执行。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天数缩短了(4.30±0.70)d(P<0.01),医疗费用降低了(539.85±26.50)元(P<0.01)。由此可见临床路径通过流程重组实施标准化的治疗和护理,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

    3.2 应用临床路径护理能合理、准确地观察病情,而且有计划、有预见性地按照护理程序护理患者,有效地进行健康教育及康复训练。同时避免了过去由于护理人员工作繁忙出现遗漏或疏忽的现象,也避免了由于护理人员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护理缺陷[3]。临床路径采用将患者住院期间每日饮食、活动、检查、治疗、护理、卫生等内容告知患者,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分期、分段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克服了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利于患者获得手术、治疗、护理相关的信息,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增强患者术后自我护理意识和配合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3.3 在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中,护士由被动、机械地执行医嘱转变为主动、有计划性和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培养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护士的主动性还体现在如果病情和路径表的进程不一致,责任护士必须全面评估病情、分析原因、尤其要检查找出是否有措施不到位等因素,及时制定整改措施,这一过程培养了护士的质量控制意识,充分展示了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同时患者受到医护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减少医患纠纷。

    3.4 临床路径可提供有效的护理指导,提高医疗护理品质。临床路径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循证护理的理念,坚持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原则。融合了整体护理的理念,从而把以人为本的原理及心理护理项目有效地落实到实处[4]。医护人员应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认真分析整合患者复杂的临床资料,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需要的完整治疗方案,这一过程使医护人员的知识不断得到充实,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又使年轻的医护人员借助他人的经验来完成治疗及护理工作,不仅避免了因个人经验不足而导致医疗护理质量的差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0KB,2页)